第三章增强练习答案(3)
(六)概念解释题
1.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人类有了文字,就突破了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扩大了语言的交际功能。
2.汉字汉字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所创造的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它是一种自源文字,属于表意体系文字,它不像拼音文字那样呈线形排列,有长有短,汉字是形体复杂的方块结构。汉字分化同音词能力强,具有有超时空性。
3.异体字异体字是读音和意义一样,只是写法不同的字。比如在1955年以前,“歡、讙、驩、懽 ”是一组异体字,1955年12月,《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公布,淘汰了“讙、驩、懽”三个,保留了“歡”,后来1956年陆续公布《汉字简化方案》,又把“歡”简化为“欢”。淘汰的异体字不再简化。
4.多音字是指有多个读音的字。这又分为:(1)多音多义,如“银行”“行动”中的“行”,意义不同,读音也不同。(2)多音同义,如“淌血”“鲜血”中的“血”,这一般是异读词。
5.甲骨文甲骨文多是占卜的记录,一般刻在龟甲或兽骨上,所以甲骨文又称殷墟文字、卜辞、殷契、契文等。甲骨文一般是用刀刻的,字体瘦硬。可以正写、反写,笔画繁简不一,偏旁不固定,异体字较多。如“鸟”字,可以写作:
6.金文指古代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青铜器以钟和鼎最为常见,所以金文又叫钟鼎文。 从商周到秦汉都有金文,一般主要指西周青铜器上的文字。
7.大篆大篆有广狭二义。广义的大篆指先秦所有的古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春秋战国时代通行于六国的文字。狭义的大篆,只指春秋战国时代秦
国的文字。狭义的大篆一般以籀文和石鼓文为典型代表。
8.小篆是在大篆的基础上整理、简化而成的。小篆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整理、推行的标准字体,字形更匀称、整齐,笔画圆转、简化,呈长方形。异体字基本废除了。泰山刻石是小篆的典型代表。
9.隶书是战国时代各国民间通行的一种文字。秦代篆、隶并用,小篆是官方运用的标准字体,用于比较隆重的场合;隶书是下级人员用于日常书写的辅助性字体。汉代人把秦朝使用的隶书称为“古隶”或“秦隶”,把汉朝使用的隶书称为“今隶”或“汉隶”。秦隶是从具备象形特点的古文字演变为不象形的今文字的转折点,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秦隶和汉隶的主要区别是,秦隶的笔形是平直方折的,汉隶的撇、捺和长横有波磔;秦隶残存着篆书的某些痕迹,汉隶就很少有篆书的痕迹了。
10.楷书楷书是从隶书发展演变来的,兴于汉末,是通用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楷书同汉隶的基本结构相同,主要区别是笔形不同,楷书的笔画没有波磔,字形方正,书写简便。楷书又叫真书、正书。
11.草书是写得比较潦草的一种字体,一般指章草、今草和狂草。章草在东汉章帝时盛行。今草产生于东汉末,是从章草变化来的,笔形是楷书化的草写,没有章草的波势。今草简易快速,但大都不易辨认。狂草是唐代产生的,变化多端,极难辨认,变成了纯艺术品,很少有实用价值。
12.行书产生于东汉末,是一种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接近于楷书的叫行楷,接近于草书的叫行草。
13.简化字经过简化并由国家正式公布使用的汉字,如把“禮”简化为“礼”,“動”简化为“动”等。异体字整理中的选用字,往往比废除字简单,人们也把选用字当作简化字看待。例如在“勤、懃”里选用“勤”,不用“懃”,“勤”比“懃”简单,一些人也看作简化字。
14.繁体字与简体字相对而言,指被简化的笔画较多的汉字。比如“禮”简化为“礼”,“動”简化为“动”等,“礼”“动”是简体字,“禮”“動”就是繁体字。没有被简化的字,即使笔画很多,也不叫繁体字。
15.传承字传承字是指那些从古至今都在使用、没有被简化的字。例如“一三大小是非文字”等,古今形体一致,在古籍和简体字的书上都出现。
16.笔画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 从落笔到起笔所写的点、线叫一笔或一画。例如:“大”字三画,“母”字五画等。
17.偏旁在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如“位、住、俭、停”中的“亻”,“国、固、圈、围”中的“囗”,“偏、翩、篇、匾”中的“扁”,“拎、伶、翎、零”中的“令”,都是偏旁。现在一般称为“部件”。
18.部首部首是字书中各部领头的部件或笔画,具有字形归类作用。大部分部首是汉字的部件,如“指、持” 的部首“扌”;有的部首是单一部件中的一个笔画,如
“九、久”的部首“丿” ;有的部首可以分成几个部件,如部首“音”可分成“立、日”两个部件。 因此部首不等于部件。采用部首给汉字归类,始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 ,他把9353个汉字归为540部。 新版《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都是 201部。
19.独体字只有一个部件构成的字。例如“女、日、田”等。
20.合体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构成的字。例如“安”由“宀、女”两个部件构成,“船”由“舟、几、口”三个部件构成。
21.造字法汉字的造字法指汉字的构造方式。一般地说,古代汉字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造字方法。例如,通过描事物的形状而创造汉字,叫象形造字法,如“鸟、虎”等就是采用这种造字法造出来的字;通过一部分部件表声、一部分部件表义而创造汉字,叫形声造字法,如“江、构”等就是采用这种造字法造出来的字。
22.六书古人分析汉字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构成方式,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现代人认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属造字法,“转注、假借”不是造字法,而是用字法。
23.象形字象形就是用描绘事物形状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 用这种方法造的字就是象形字。例如“日、月、牛、羊”等。
24.指事字指事就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用这种方法造的字就是指事字。例如“一、二、本、刃”等。
25.会意字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用会意方法造的字,就是会意字。例如“休、明、林、从”等。
26.形声字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这种造字法叫形声。用形声法造的字叫形声字。例如“呀(从口牙声)、柳(从木卯声)”等。
27.四定汉字标准化,要求对汉字进行四定,即定量、定形、定音、定序。当今,定量、定形、定序最权威的标准是《通用规范汉字表》,定音的标准是《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28.规范字指符合国家有关字型标准的字。当今,凡是符合《通用规范汉字表》的字,都是规范字;凡是违反《通用规范汉字表》的字,都是不规范字。
29.印刷体与手写体相对,一般指指印刷上常用的楷书的各种变体。印刷体的特点是笔画清晰,端正匀称,便于辨认,大都不容易手写。印刷体常用的字体有:宋体、仿宋体、楷体、黑体。
30.《通用规范汉字表》《通用规范汉字表》由国务院2013年6月5日正式公布。字表共收字8105个,一级字表为常用字集,收字3500个,主要满足基础教育和文化普及的基本用字需要。二级字表收字3000个,使用度仅次于一级字。一、二级字表合计6500字,主要满足出版印刷、辞书编纂和信息处理等方面的一般用字需要。三级字表收字1605个,是姓氏人名、地名、科学技术术语和中小学语文教材文言文用字中未进入一二级字表的较通用的字,主要满足信息化时代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专门领域的用字需要。国务院指出:《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布后,社会一般应用领域的汉字使用应以《通用规范汉字表》为准,原有相关字表停止使用。
31.亦声字是会意兼形声字。例如:“字”,乳也。从子在宀下,子亦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