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格补充


这部分内容,是对黄廖本介绍修辞格的补充,建议考研同学浏览一下。
一、通感(移觉)
叙事状物时,用形象的词语使感觉转移,把某种感官上的感觉移到另一种感官上,这种修辞手法叫做移觉,又叫通感。例如:
①一早起,李先生在账房的柜台上看见昨天的报,第一道消息就是长沙烧成白地,吓得声音都遗失了,一分钟后才找回来,说不出话。(钱钟书《围城》)
“声音”是听觉感受到的事物,这里却转移到视觉的感受上,可以“遗失”,可以“找回来”。又如:
②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这是将嗅觉器官上的感受转移到听觉器官上来。将能嗅到的“清香”转移为可以听见的歌声,使人对淡淡荷香的体味更为真切。人的感觉是多方面的,各种感觉息息相关。“移觉”凭借感受相通来转移感觉,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可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给人以新鲜的异乎寻常的感觉。
(摘自邢福义主编《现代汉语》1993年卫电本)
二、引用
引用就是引述有关的语言材料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认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引用时明白地指出了所引材料的出处或来源,这样的引用是明引。反之,如果只是单纯引用,没有对引文来历作相关说明的,就是暗引。例如:
①荔枝也许是世界上最鲜最美的水果。苏东坡写过这样的诗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可见荔枝的妙处。(杨朔《荔枝蜜》)
②晴朗的天,你正在欣赏“齐鲁青未了”,忽然一阵风来,“荡胸生层云”,转瞬间,便像宋之问在《桂林三日述怀》里说起的那样,“云海四茫茫”。(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上面例子,例①指明了所引诗句出自苏东坡,是明引;例②的“齐鲁青未了”“荡胸生层云”没有指明其出处,是暗引。但“云海四茫茫”交待了作者和出处,是明引。
引用的材料往往是作者用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旁证,所以引用能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说服力。下例在作者所援引的诗句和歌谣中,瞿塘之险跃然纸上。例如:
③瞿塘峡口为三峡最险处。杜甫《夔州歌》云:“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古时歌谣说:“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滪大如猴,瞿塘不可游;滟滪大如龟,瞿塘不可回;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刘白羽《长江三峡》)
引用能使语言简洁凝练、含义深刻。如上面《雨中登泰山》的例子,作者引用了杜甫的“齐鲁青未了”和“荡胸生层云”,不仅以极简练的笔墨展现了泰山的高峻,而且把杜甫望岳时的胸襟和抱负也化入文中,给文章增添了文化底蕴和思想深度。经典语句的引用,无疑还能使文章文采斐然。
(摘自沈阳、郭锐主编《现代汉语》2014年版)
三、移就
将本不能描写甲事物的词语描写甲,构成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偏正关系,但在语义上却是描写与甲相关的人或事,这种辞格叫移就。移就可以分为两类:
1.移情式。用描写人的词语来描写事物,以突出人相关的情感。例如:
(1)看着丈夫手握着支无精打采的笔,半天没写一个字,萧雅知道他又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了。
(2)多少年的相思只能寄托于频传的飞鸿,在孤寂中品尝这甜蜜的忧愁。
例(1)中“笔”本身是无所谓“无精打采”的,这里妻子将丈夫无精打采的神态转移至他所使用的工具,间接将人的情态更生动地展现了出来。例(2)则用事物的属性词“甜蜜”去修饰人的忧愁,有助于将“相思”情态更形象、可感。
2.移觉式。形式上此感觉修饰彼感觉,语义上却是描写人的情感。例如:
(3)每想起儿时学堂生活,眼前便浮现出俞老先生从讲台上看我们的那辣辣的眼神来。
(4)打王琳转学进我们班起,教室里每天都可听到她甜甜的声音。
例(3)中“辣辣”并非描写眼神,而是表现俞老先生的严厉神态。例(4)则用形容味觉的“甜甜”来描写声音,突出“王琳”声音柔和、动听。这种方式,也叫“通感”,通过话语表达人的感觉在心理层面互相通转,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以及第六感觉等。
(摘自邵敬敏主编《现代汉语》第3版)



秦存钢编写网络资源